如何用(近乎)全中文進行華語教學? (2025年更新)
- SIAO, ANHUEI
- Oct 12, 2020
- 3 min read
Updated: May 18
我在文章「有好的英文(外文)能力是當華語教師的必要條件還是加分條件呢?」中提到了(近乎)全中文教學一事,我想看文的你或許能理解,但依舊很難想像到底要如何用少少的英文(外語)或是只用中文來教完全不會中文的外國人吧?
既然如此,那麼我就直接教給你看吧!
註:影片裡使用到的圖片源自網路。
看完試教影片以後,也許已經有人發現了那用少少的外語/零外語來教中文的秘密了(笑),然而,還沒get到的人,也別氣餒,請讓我娓娓道來。
Tip 1-不斷重複。
以我分享的線上Teaching Demo為例,教學內容其實就5個生詞(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妹妹),但我卻用了差不多7分鐘的時間來反覆練習,目的就是希望學生能真的把這5個生詞學會。
註:也許有人會覺得才5個生詞,根本不需要那麼長的練習時間,但易地而處,如果你今天剛接觸一門跟母語差異很大的外語,真的有辦法在3分鐘內記住5個詞彙嗎?好吧!也許你的短期記憶很強大,但是隔個幾天還記得幾個呢?我想若不是極具語言天分的人,在沒複習的狀態下,應該也忘了七七八八了。
Tip 2-有意識地重現學生的「已知」,以舊帶新。
影片內除了5個家庭稱謂,也用到了簡單的提問句型「他是誰?」和「他是OO嗎?」, 而這兩個句型是學生的「已知」,因此,透過提問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讓生詞練習有一點變化,不那麼枯燥,一方面也是幫學生鞏固「已知」。(當學生的「已知」越來越多,外語的使用比例當然可以越來越低啦! )
註1: 對非華語教學專業的人來說,或許不太清楚,但一般來說,多數的華語教材在前兩三課通常就會教到這兩個句型了。(就算沒有,老師也會補充。)
註2:受過訓練的華語教師之所以專業,就是我們有能力說出外籍學生「聽得懂」的中文,不會在學習者還在新手村時,就越級挑戰大boss。
Tip 3-使用英文(外語)的時機。
雖然我們的教學原則是用少少的外語或是零外語進行華語教學,但這更多是體現在口頭上,教材上通常還是會有簡單的翻譯或說明,讓學生有個熟悉的東西可以參考。
不過正如同我的Teaching Demo所展示的,即使我的投影片裡面有英文翻譯,但大家應該也會發現我並沒「口頭」說出father和mother等英文字,學生需要的話,自己看就行了~
然而,除了投影片上的英文外,你們應該還發現,我在下指令的時候用了英文,感覺與(近乎)全中文教學這個概念相牴觸了吧?
關於這部分,我有以下兩點說明︰(1) 下指令時,用到的生詞和語法,不是學生的已知,更不是教學重點。(2) 因為這是獨立的一部線上試教短片,沒辦法建立所謂的師生默契。
註1:若是在有真實學生的華語課堂,這種指令其實只要說個兩、三次,不管是用中文或是外語,確認學生不會被這些教學步驟困惑後,老師就算不再特別下這些指令,學生也會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畢竟學生只是中文不好,不是腦子不好啊XD
註2:雖然我在這部Teaching Demo裡仍用了一些英文,但在主客觀條件允許下,我個人其實是贊同在零起點課堂就進行「全中文」教學的,當然啦~也許學生需要先蹲後跳,可只要過了某個點,就能倒吃甘蔗,中文能力更會有著顯著的進步 !
最後,希望你看完我的線上試教短片和上面三點Tips後,可以對如何用(近乎)全中文進行華語教學這件事更有概念喔!
--- END ---
後記:如果你也認同(近乎)全中文進行華語教學這件事,但仍不太清楚該如何落實在教學實務上,又或者是你完全沒有教學經驗,想學習我的教學模式,都歡迎預約我的線上1-1諮詢服務喔~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