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定義什麼是華語教師,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教外國人中文的老師」,不過華語教師其實還可以根據職涯規劃進一步細分,當然分類方式有許多種,但在這篇文章中,我會以「受僱者」與「自由工作者」來區分。
這裡的「受僱者」泛指在機構底下工作,且基本上無法自行挑選學生的老師。「自由工作者」則是指透過接案或招生,有一定挑選學生權力的老師。
我之所以採用這種分類方式,是因為想針對「尋找學生」這件事進行討論,而在機構底下任職的老師(無論是全職或兼職)通常不需要負責招生,反之,對自由工作者而言,學生來源至關重要,因為學生數量直接影響實質的收入。

老實說,對於剛入行的華語教師來說,除非本身就自帶穩定的生源,也就是願意支付合理費用並穩定上課的華語學習者,否則光是「尋找學生」就是一大挑戰。
雖然因為疫情的關係,線上語言學習媒合平台越來越多,也是無穩定生源的老師最直覺的「尋找學生」管道之一,可也正因為大家都知道這類平台是華語學習者的集散地,同行之間的競爭更為激烈,如果是沒有明顯特色或是非高度配合平台機制的華語教師,可能會挺心累的。
然而,心累歸心累,若老師真能在媒合平台上有效地「尋找學生」,對有經濟壓力或是想累積教學經驗的華語教師而言,也不失為一個管道,只是老師畢竟是在媒合平台上「尋找學生」,一旦平台機制有所變動,其實沒有什麼討價還價的空間,因此,長期依賴單一媒合平台來「尋找學生」可說是弊大於利。
因此,我個人還是建議,只要是想長期自由工作的華語教師,請好好思考如何透過線上語言學習媒合平台以外的管道來「尋找學生」,甚至是想辦法「吸引學生」,也就是讓學生主動來找你,如此一來,老師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職涯和生涯,畢竟「自由工作者」除了追求時間、空間上的自由,金錢和心靈的自由也很重要啊!
--- END ---
後記︰如果看文的你,想知道除了線上語言學習媒合平台以外,還可以怎麼「尋找學生」,甚至是也想試著「吸引學生」主動來找你,歡迎預約我的線上1-1諮詢服務(連結),我就會跟你分享自己在這四年多的自由工作時期所用過/知道的管道/方法喔~
延伸閱讀︰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