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認識我一陣子的朋友,應該曉得我除了教授中文外,這幾年也提供了華教職涯和華教專業的諮詢服務,而會申請「華教職涯規劃」服務的學員,一定是對成為「華語教師」這件事有某種期待,可又怕這個期待不切實際,所以才決定付費找一個行業內的人(我)來幫他們消除疑惑。
在整個諮詢的過程,幫學員debug絕對是我的核心任務之一,特別是那種學員自己不容易發現的bug,然而,這些bug有好解決的,也有很棘手的,有我能給出確切行動方案的,也有我只能給予大方向建議的,但不論是哪種狀況,至少我都替他們省下了珍貴的時間資源,讓他們少走了一大段彎路,甚至算得上是替他們排雷了。
至此,我的諮詢服務也就告一段落了,當然,其中不乏積極的學員,我們仍保有聯繫,可老實說,除非對方主動提及或是尋求協助,否則我沒事也不會去追問他到底開始最小可行性嘗試了沒,畢竟該有的邊界感還是要有的,而且我也相信學員才是他自己的人生專家。
然而,根據我的觀察,最後能夠順利成為華語老師或是順利獲得理想華語教學工作機會的學員,都有一個重要的特質,那就是-他們很認識自己。
老實說,我熟悉的是「華語教學」,主要解決的還是後端的問題,就像是曾有學員詢問該如何在某國教授華語,我便依據他的主、客觀條件給予了最小可行性建議,而他的最大優勢是可以在某國合法工作,因此,擔任私人機構的華語教師或是自行招生都是比較不耗時的作法,至少能先通過教學來確認自己適不適合從事教育工作,之後再考慮是否要投入時間、金錢來取得相關的學歷或資格,甚至是進入某國的中小學體制任教。
不過我這裡的後端要有效果,前提是學員那裡的前端不能偏離太多,一般來說,會考慮成為華語教師的人,我認為至少是不排斥教學的,可究竟適不適合,即便我能透過自己的經驗簡單判斷,也無法百分百正確,有時,學員真的具有不錯的教學天賦,但他內心期待的卻是「上班是上班,下班是下班」(學員可能自己也沒意識到),那麼講白了,教學工作的特性本身就不怎麼符合,就算學員後來真的成為了華語教師,大概也難以持續或是得花一大段時間去調適。
結論︰不論你目前有沒有「華教職涯規劃」諮詢服務的需求,我都希望你能好好「認識自己」,畢竟越「認識自己」,好處真的越多,真心不騙!
--- END ---
註1︰如果你對「認識自己」這件事有興趣,歡迎預約實體工作坊「穿越2024、迎向2025」,只是目前僅開放3~5人的團體報名,且須於農曆年前後進行,謝謝。(若有個人報名需求,亦可來訊聯繫,我會提供你另外的服務資訊,謝謝。)
註2:如果你考慮投入華語教學領域,但目前(幾乎)沒有華語教學經驗,想評估自己究竟適不適合成為一位華語教師,歡迎申請我的諮詢服務「華教職涯規劃_你與「華語教學」的距離」,讓我來幫你排雷或協助入門,如果你已有1年以上的華語教學經驗,想知道自己的下一步往哪裡走會比較好,則可申請諮詢服務「華教職涯規劃_你的「華語教學」職涯 2.0」喔!另外,也歡迎對「華教教學」主題有興趣的單位來信邀約、合作喔!
延伸閱讀︰
תגובות